西安半坡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收藏文物3万多件,分为石器类、骨器类和陶器类。遗址大厅内保存着原始村落的一部分,充分展示了原始社会从人类出现到氏族社会的产生、发展、繁荣和解体的全过程,见证了黄河流域源远流长的人类文明与文化。
2023年4月19日下午,国际合作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四名志愿者来到半坡博物馆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迅速投身于文物录入的工作中。 在为期三个小时的志愿活动中,我们的志愿者都有哪些收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左泰慧:原以为半坡博物馆的工作会非常无聊,但进入博物馆后工作人员十分热情和体贴,文研部的老师为了我们准备了热水,细心指导我们工作,在这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文物的电子信息与二三十年前的文本记录之间的美妙联系,感叹于一张张卡片上记录的文物信息,物件所属的时代,重量,大小,以及卡片记录的年份,虽然在漫漫时光中,庭院里的花开了又开,人来了又来,但是那些被当时人们留下的痕迹一直都在。
王祺涵:半坡博物馆里每一件文物都像一块拼图,拼接出更加真实的历史图景,也让我们对新石器时代中国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有了更加鲜活直观的认识。文物或残缺、或有裂痕、或较为完整,这都是时代变迁的见证。文物档案的原版是1993年,距今已有三十年之久,看着文物由“完整”变为“较完整”,由“较完整”变为“有残缺”让我不禁感叹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迁移,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我们对文物信息的核对工作,是希望能让文物价值、记载更真实更准确。
王歆然:“工艺的背后,件件都饱含着信仰与尊崇”。在为期三小时的半坡博物馆文物录入工作中,不仅让我有机会见到这些文物,更有机会去触碰其背后的“信仰与尊崇”。承载着不同文物信息和字迹的卡片相对来说比较厚,全当那是历史的重量。卡片上的信息有不断修改的痕迹,字迹也有明显的不同,不难看出很久以前,甚至可以说一直以来都有人在记录着这些文物的点点滴滴并传承下去,一直有人在守护这些看似已不属于当今时代的器物。正如书中的一句话:“在有些人心里,它将永远存在”,我们也可以成为“这些人”。
王宇瑄:文物是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文化桥梁,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对于研究古代文明来说是无比宝贵的财富,在公共文化传播和教育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次在半坡博物馆的志愿活动,在引导小学生团体参观文物与文物信息录入的过程中,不仅让我提升了阅历,增长了知识,同时也深刻的意识到博览群物更能博古通今,坚定了我同新时代青年人一起弘扬中华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让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上发扬光大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