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西安外事学院朝鲜语专业召开教学检查与专业发展座谈会。专业教师全体教师,围绕学生培养、教学管理、实习就业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旨在优化教学机制,推动专业高质量发展。

一、严抓学风建设 提升出勤管理效能
会议首先通报了本学年学生出勤情况。数据显示,朝鲜语专业学生整体出勤率达92%,但部分年级和班级存在阶段性缺勤现象。针对此问题,教学团队提出“双线督导”方案:一方面强化课堂考勤信息化管理,依托校园平台实时追踪出勤数据;另一方面要求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协同开展学风教育,通过谈心谈话、学业预警等方式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专业负责人周文贤副教授强调:“出勤率是学风建设的基础指标,需以严格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激发学生内生动力。”
二、打通实习就业堵点 深化校企协同育人
学生实习实践环节成为讨论重点。目前,朝鲜语专业已与多家涉外企业、翻译机构建立合作,但实习岗位供需匹配度、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仍需提升。会议提出三项举措:一是增设“企业导师进课堂”活动,邀请行业专家参与案例教学;二是拓展本地区实习基地,增加跨境电商、国际商务等新兴领域岗位;三是完善实习考核机制,推行“实习日志+企业评价+成果汇报”三维评价体系。合作企业代表表示,将深度参与课程设计,助力学生职业素养与市场需求接轨。
三、问题认领立行立改 强化教学反馈闭环
针对本学期期中座谈会上学生提出的20余条意见建议,会议现场进行了逐条梳理与责任认领。涉及课程进度、作业反馈、课程难易度等问题的整改已纳入各教研室月度任务清单。专业同步启动“教学反馈直通车”活动,学生可通过“课堂+课后”实时提交意见。专业督导宋帅华副教授表示:“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才能让‘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真正落地。”
四、严把论文质量关 夯实学术规范根基
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获专项研讨。针对往届论文中存在的选题重复、数据分析薄弱等问题,要求指导教师从开题到答辩实施分段检查。后期论文避免此类问题产生。此外,专业计划增设“学术写作训练营”与小学期课程《论文写作指导》相结合,通过专题讲座、一对一辅导提升学生科研素养。
五、锚定特色发展 规划学科长远蓝图
面向未来,朝鲜语专业提出“语言+专业+技术”融合发展战略,并探索与校内工学院共建跨学科微专业。专业还强调“中韩人文交流周”品牌活动的相关计划,以文化体验、学术讲座、技能竞赛为载体,提升专业影响力。

本次座谈会系统梳理了朝鲜语专业教学中的成果与挑战,为下一步改革指明方向。校级督导雷挺副教授在总结中表示:“我们将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成长为目标,持续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应用特色的朝鲜语人才培养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