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9日下午,国际合作学院五楼多功能厅成功举办了《向76m外的探索——国际中文教育与AI时代的竞争》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日语专业赵晓妮教授主持,特邀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教授、中国语言育综合研究所所长杨达(ようたつし)教授担任主讲人。讲座吸引了众多师生及业内人士参与,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对国际中文教育与语言学习的深远影响。

讲座伊始,东京启点教育株式会社董事长、学院16届校友邓伟分享了AI产业在日本的发展现状与成就。他详细分析了日本选择大力发展AI技术的背景,包括技术革新需求与社会效率提升的双重驱动,并强调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潜力。

东京启点教育株式会社董事长、学院16届校友邓伟
杨达教授以“向76m外的探索”为主题,深入剖析了AI技术对国际中文教育的变革性作用。他提出,AI集成平台“TESTUDY”能够通过智能分析学习者的语言习惯,为中文非母语者构建个性化学习路径,尤其在汉字教学、声调训练等中文特有难点上提供高效解决方案。杨达教授以早稻田大学的实践为例,展示了利用AI技术将传统语言学习的1至2年周期大幅缩短至几个月的可能性。他表示:“AI并非取代教师,而是通过精准的数据支持,帮助学习者突破词汇匮乏、语法理解不足等瓶颈,实现技术与人文的互惠互补。”

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教授、中国语言育综合研究所所长杨达(ようたつし)教授
此外,杨达教授结合中文语音的独特性,阐释了听觉意象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关键地位。他通过AI驱动的自动化系统案例,说明如何利用语音识别与生成技术提升汉语口语表达的流畅度与准确性。同时,他呼吁关注技术赋能下文化传递与人际对话的不可替代性,强调语言教育应平衡效率与深度,避免过度依赖工具化学习。

讲座尾声,赵晓妮教授总结道:“AI时代的语言教育不仅是技术的延伸,更是跨文化理解的桥梁。”在场师生纷纷表示,讲座为未来语言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尤其在AI与传统教育的融合路径上具有重要启发。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国际合作学院在探索科技与人文交叉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

西安外事学日语专业赵晓妮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