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6日下午,国际合作学院朝鲜语专业202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于学院5402教室正式拉开帷幕。本次答辩共有12名朝鲜语专业学生参与,答辩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开展,国外学习中的学生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参与。

为确保答辩工作高效有序,朝鲜语专业成立了由周文贤教授任组长、雷挺副教授任副组长的答辩领导小组,陈星老师担任答辩秘书,统筹协调各项事宜。答辩小组由周文贤、雷挺、宋帅华、毛向南、庄庆厚、陈星等6名论文指导教师以及新入职教师董婷婷、武洋,韩籍外教高铉姬老师组成,全程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保障答辩质量。

答辩组长周文贤副教授提到:本届毕业生在选题深度和学术规范方面均有显著提升,特别是中韩文化对比研究、中韩文学对比等方向涌现出多个创新性选题。
同时,在论文的研究方法运用上也更加科学合理,同学们能够熟练结合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方法,深入剖析问题,使得研究成果更具说服力。尽管整体质量有所提高,但仍有部分学生在论文的逻辑连贯性和语言表达的精准度上存在不足,后续需要进一步打磨完善。

答辩组长周文贤副教授
答辩流程规范,学生展现学习风采
答辩严格按照既定程序进行:首先由答辩组长介绍小组成员及学生顺序(以抽签决定),随后学生依次进行15分钟的自述报告,并回答答辩教师提出的3-5个问题,总时长约20分钟。学生需提前提交6份完整论文及汇报PPT,现场拷贝至教室电脑。线上答辩学生还须自行录制答辩视频,并于当天提交至指定邮箱。

答辩学生哈斯娜
答辩秘书陈星老师则表示,会认真记录各位老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学生,协助他们做好论文的修改工作。而参与答辩的学生们在聆听老师们的点评后,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将根据指导意见全力以赴完善论文,争取以最优异的成果为自己的本科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答辩秘书陈星老师
严把学术关,强化规范要求
学院对答辩论文质量高度重视,明确规定指导老师评定为不及格或学术不端检测重复率超过30%的论文不得参与答辩。答辩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最终结果由答辩小组综合评定。

答辩现场论文审查教师们在激励讨论

国际合作学院陈晓慧副院长莅临指导朝鲜语专业2025届毕业论文答辩
答辩副组长雷挺副教授强调,本届答辩特别强化了过程管理和质量追溯机制。为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答辩,专业组织了多次论文指导老师研讨会和一次预答辩活动,帮助学生们熟悉流程、提升答辩技巧。同时,答辩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详细记录,若后续发现论文存在任何问题,可随时回溯整个答辩流程,确保责任明确。在评定成绩时,除了考量学生的现场表现和论文质量,对于在过程管理中出现的诸如论文修改态度不认真、对指导意见落实不到位等情况,也会在最终成绩评定中予以体现,真正做到从各个方面严格把控学术质量,为本科毕业论文画上圆满的句号。

答辩副组长雷挺副教授
随着答辩的圆满结束,国际合作学院朝鲜语专业的2025届本科生们即将迎来他们人生中的新篇章。在答辩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展示了自己在学术研究上的成果,也通过与教师们的互动,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学术素养和专业能力。学院严格的答辩流程和高标准的质量要求,确保了每一位毕业生的学术成果都经得起检验。
朝鲜语专业的老师们表示,学院将继续关注毕业生们的发展,并期待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发光发热。学生们也表示,这次答辩经历不仅为他们的本科学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更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未来的道路上,这些朝鲜语专业的毕业生们将带着在学院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走向世界各地,继续传播语言的魅力,促进文化的交流。国际合作学院朝鲜语专业202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学院的教学成果,也见证了学生们成长的足迹。祝愿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