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上午,国际合作学院国际汉学系在5号楼5401教室召开新学期期初教学工作会议。系主任梁茜主持会议,系部全体教师参会。会议围绕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教学、科研工作、留学生教育及2025级新生培养等核心内容,明确了新学期具体工作要求。

针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课程教学,梁老师重点强调了两项基础工作。一是要求全体任课教师在开学前一周扎实做好教学资料筹备,确保教学大纲、教案、课件、参考材料等齐全规范且贴合教学实际,开学前全体教师完成资料自查与互查;她特别提到,教案不仅要严格对照最新修订的教学大纲撰写,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环节设计,还要根据上学期教学反馈调整内容,比如针对学生反映的“部分理论知识抽象”问题,需在教案中补充更具体的案例说明,让理论知识更易理解。二是推动项目式教学在专业课程中的融入,鼓励教师结合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综合性项目,让学生参与选题、调研、实践与成果呈现,通过沉浸式参与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提升团队协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课堂教学更贴近专业实践需求。

科研工作方面,会议明确以“提质增量”为目标。梁老师鼓励系部教师结合自身研究、国际中文际教育实践等方向,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同时强调要注重团队协作,通过跨课题交流、资源共享提升研究质量。系部将定期梳理项目申报信息,为教师提供材料打磨、经验分享等支持,力争本学期科研成果在数量和层次上实现双提升。
关于留学生教育教学,会议聚焦教学质量提升。梁老师提出,任课教师需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既要夯实留学生汉语基础知识,也要提升留学生的汉语应用能力,帮助他们“学好汉语、用好汉语”,让留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针对2025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新生,会议部署了入学教育相关工作,内容涵盖专业培养方案解读、大学学习方法指导等;同时系部将安排班主任与新生对接,通过班会座谈、课后交流等方式,了解新生在学习节奏、生活环境等方面的适应情况,及时提供选课建议、心理疏导等帮助,帮助新生平稳过渡到大学阶段。

新学期新风貌,国际汉学系全体教师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凝聚共识、携手协作,以饱满的热情与务实的作风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科研与学生培养等各项工作中,确保新学期各项事务高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