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严格落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要求,保障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国际汉学系于2025年9月2日、9月5日15:00-18:00,分六组进行2026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答辩。本次答辩采用线上形式,学生通过腾讯会议参与,各组教师在指定教室开展工作,答辩过程规范有序、高效务实。

系部提前成立答辩小组,以系主任梁茜、学科带头人徐社教、副教授薛瑛为答辩组长,系部全体教师参与答辩,明确分工与责任,确保答辩工作扎实推进。此前,系部已完成指导教师分配与开题说明,学生按“一人一题、师生双选”原则确定选题,指导教师全程指导学生撰写开题报告,为答辩奠定坚实基础。


答辩环节中,六组分别在5号教学楼401、403、405教室同步开展工作。各答辩组组长先介绍小组成员,随后学生按顺序以PPT形式汇报开题情况。汇报主要分为选题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论文基本框架、研究思路与难点等多方面,学生陈述完之后导师团队针对报告内容细致点评,提出优化建议,在发现论文框架、研究思路等存在不合理之处,答辩小组进行了深入提问,并给予恰当改进方法,帮助学生对论文的撰写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答辩秘书全程记录流程与关键信息。

答辩过程中,学生准备充分,思路清晰,积极回应评委提问,充分展现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研究规划能力,导师点评精准且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主要从选题可行性、研究方法的细化,创新点优化,逻辑严谨性等方面有效帮助学生明确了论文修改方向,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基础。最后,各答辩组长提醒学生要细化研究方法,规范学术表述,注重数据支撑,并鼓励每一位同学加强与导师沟通,确保论文撰写工作顺利推进。


此次开题答辩的顺利完成,标志着2026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进入关键推进阶段,也为提升论文质量、保障人才培养目标落实提供了有力支撑。系部将持续强化过程管理,通过中期检查、预答辩、学术不端检测等多环节把控论文进度与质量;指导教师将依据开题意见“一对一”跟踪指导,帮助学生细化框架、深耕文献、打磨方法,切实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与研究能力,为培养高质量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