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事学院历来注重学生的国际化发展,拥有国际视野也已成为Z世代成长的重要主题。让我们一起走近国际合作学院中英项目朴次茅斯大学国际班的高宇翔同学,听听他的交换故事,看看他如何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商学院(BGE)的舞台上突破自我,收获成长!
从鱼化龙到多瑙河是坚守跨文化学习的初心
“交换不仅是学术探索,更是一场自我检验。”高宇翔坦言。凭借积极向上的心态、优秀的学业成绩、两次互联网创业大赛省级铜奖、模拟联合国优秀代表等经历,他抓住了学校提供的交换机会,远赴匈牙利追寻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在BGE,他选修欧洲地缘政治、市场调研等课程,深度体验欧美商科教育体系。“当课本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变成课堂里波兰同学分享的亲身经历,理论突然有了温度。”他尤其珍惜与国际同学组队完成的项目实践,多元文化碰撞让数据分析不再只是数字,而是承载着不同国家的市场逻辑。


丰富的活动经历

位于多瑙河畔

BGE课堂一角
在实习与社团中触摸到了真实的世界
课堂外,高宇翔的脚步从未停歇。他加入国际学生社团,与匈牙利本地青年共庆传统节日,从“泼水节”的欢笑到咖啡馆里的哲学辩论,逐渐读懂中东欧文化的独特脉络。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实习公司担任总经理秘书的两周实习中表现出色。这段经历让他对留学有了立体认知,也锤炼了职场应变能力。


有意义的课外活动
匈牙利探索日记
在这段充实的,充满挑战的学习经历中,高宇翔用他的脚步丈量了匈牙利的文化厚度。他登上过布达城堡俯瞰多瑙河两岸的灯火,也在渔人堡的晨光中聆听过历史的回响。跨文化交流的意义在这些时刻显现,在山水间自然生长。




给学弟学妹的真诚建议
高宇翔真切地表示,这段经历让他意识到了使用外语的重要性,他深深地感受到与外国老师和同学的口语交流要比刷题更能提升英语的实战能力。除此之外,他也提到了团队合作需要文化同理心,在与来自老挝的同学队友磨合时,他用“倾听”代替“说服”,使得小组作业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参加交换生项目,走出国门的价值从不在于“镀金”,而在于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差异,在体验中重塑认知边界。
鱼跃龙门终有日,志在四海正当时。愿每位外事学子都能在世界的坐标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位,勇往直前,感受肆意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