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7月2日上午,国际合作学院在5号教学楼四层会议室召开2026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议会。学院院长郭新华,教学院长陈晓慧,党委书记、学生院长黑艳霞,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及教学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共同出席。会议由教学院长陈晓慧主持。
教学院长陈晓慧系统总结了2025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展情况,并对2026届工作进行了前瞻性的全面规划和部署。作为核心环节,与会领导和委员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视角,对学院英语、翻译、日语、法语、俄语、朝鲜语、西班牙语、德语、汉语国际教育等9个本科专业提交的近400个选题进行了严格、细致的集中审议。

审议过程中,委员们一致肯定了本届选题呈现出的显著进步:选题方向多元丰富,充分体现了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特色。选题的实践导向也得到了普遍认可。同时,会议也精准指出了当前选题存在的不足:部分选题存在重复现象、表述规范性有待加强、研究对象过于宽泛、选题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匹配度需进一步优化、以及部分专业实践类选题比例有待显著提高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会议也明确了清晰的整改要求和优化方向。

郭新华院长在总结讲话中着重强调,毕业设计(论文)是检验本科人才培养成效的核心环节,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他要求全院上下必须突破惯性思维,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对标一流,严控质量。各专业务必对标国家和学校标准,严格审核选题方向和质量,守住质量生命线;二是闭环管理,持续改进。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为契机,全过程强化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开题、指导、中期检查、答辩等关键环节的管理与监督,建立“计划-执行-检查-改进(PDCA)”的闭环机制,确保质量持续提升;三是压实责任,协同推进。要求教学管理办公室、各系部、指导教师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共同保障2026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高质量推进。

本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国际合作学院2026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正式高标准启动。通过深入研讨,学院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明确了质量标准和改进路径,为该项工作的高质量、规范化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扎实专业基础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外语人才提供有力支撑。